贸易资讯

【市场观察】近万家中企投资非洲 1/3企业利润超20%

2018-04-23 16:52:51

      搬到非洲之前,高箭是河南省少林寺武校的一名弟子,只会说一点英语,完全不懂法语。但他毅然离开家乡,来到塞内加尔为一个中国商人打工。在异乡生活的头三年里,高箭白天工作,晚上到夜校学法语。然后他辞了工作,把当时的全部积蓄(约2万美金)投入自己在科特迪瓦的贸易当中。生意有了起色之后,高箭又相继发展了仓储和清关业务,之后又开始投资土地,开了一家健身房、一家按摩院并同时开展其他多种业务。只用了五年,高箭的投资就收获了极其丰厚的回报。
  这位高箭的创业故事被写入了麦肯锡公司6月30日发布的《龙狮共舞》报告之中,后者想藉此说明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行动格外敏捷,同时这份报告也想告诉外界,在非洲境内的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少家,他们的经营状况如何,以及对中非双方的影响。
  报告显示,中国参与非洲经济活动的深广程度超出此前的研究结果。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超过一万家,相当于此前预测数字的四倍。其中,八九成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多数企业经营状况不错。
在非中企超过万家?
  2016年底至2017年初,来自麦肯锡非洲及中国分公司的咨询顾问组成项目团队,在八个非洲国家(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对1073家中国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当面访谈,这八国的GDP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总GDP的2/3,从中国接受的投资总额占中国对非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的一半左右。
  接受调研的中国企业横跨制造、服务、建筑、地产和贸易等多个行业,而且规模各异:样本企业中员工总数超过100人的占28%,将近半数企业的员工数在10-100人之间,另外有21%的受访企业员工数少于10人。
  调研团队还访谈了104位非洲政府高官和企业领袖,约30位来自中国各界管理者以及全球专家,分析了70多个现有数据库和原始文献。
  麦肯锡公司项目经理孙辕表示,为了统计中国企业在非的实际数量,调研团队参考了5到8个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商务部注册的企业数量、在非洲当地的主管部门注册的数量、其他的数据来源、当地的商会和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等。
  “当我们把不同来源的数据合并到一起进行比对,把所有企业的英文名字、中文名字进行合并,把重复的剔除掉,我们发现实际上在非中国企业的数量是其他数据库的2-3倍,有的甚至高达7倍。”
  孙辕表示,最后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在非洲运营的中国企业大概有1万家,这比之前看到的最大数据库统计数据高出4倍。
  这些企业在非洲做什么呢?
  孙辕表示,他们做的业务是非常多元化的,有1/3的企业从事制造业,还有服务业、贸易、基础设施等。
  “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市场份额来自两个产业部门。第一个是制造业,中国企业在非洲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占到20%,相当于每10个产品中,就有2个是中国制造的产品。第二个是建筑行业。中国在非洲的市场份额是50%。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国内也没有很多的铁路和机场。正是这些企业帮忙建设起来的。同样的企业也去到了非洲,帮助他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孙辕称。
平均投资决策时间不到一个月
  报告执笔人之一、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杰亚拉姆( Kartik Jayaram)表示,有一点是经常被误解的,外界可能会认为有一个一体化的中国公司的共同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去到非洲,是不是这样的呢?答案是“不是”。在调研和统计中发现,80-90%在非洲经营的中国企业都是属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包括小型的夫妻店、大型的建筑公司。
  “所有在非洲运营的中国企业,整体融资规模中,大概只有15%来自中国政府相关融资,剩下的都是来自其他渠道的融资。整体的中国到非洲投资额当中,大部分还是民间驱动的社会资本的市场化行为。”杰亚拉姆说。
  而且,这些企业做出投资决策所耗费的时间也比较短。
  “我们访谈的大多数企业家表示自己的平均投资决策时间不到一个月,其中30%的人表示自己连一周都不用。这种快速决策的现象在我们调研的每个行业中比比皆是。国有企业可能由于平均投资额较大、投资领域较为特殊等原因,决策周期相对更长。”上述报告称。
  这种带有巨大风险的投资也带来相当可观的盈利。报告称,在1000家受访企业中,有近1/4表示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里便能收回初始投资,1/3的企业利润率超过20%。而且这些企业的市场触觉极其敏锐,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响应新机遇。这些企业主要侧重于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非出口业务。许多中国企业已在非洲进行了长期投资,有74%的受访中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抱有乐观态度。
  “在非洲运营的这些中国企业,2/3都是进行长期投资的,在当地建厂,投入设备,他们想在当地运营20年、30年,不是寻求快钱的短期盈利行为,而是长期的投资行为。他们要在当地扎根,建立自己的家庭,开展新的生活。”杰亚拉姆称。
  麦肯锡肯尼亚办公室合伙人卡萨利(OmidKasSIRI)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企业到非洲去投资是比较新的事情,可能是过去10到15年才发生了比较大规模、大体量的投资。在肯尼亚,印度已经在肯尼亚投资了50年、60年的时间。对当地人来说,他们看到以前是别的国家在投资,中国企业现在进去,可能现在占据的制造业份额不高,但如果五年以后再讨论,就可能从12%提升到20%-25%。中国的制造业是非常强的,交付速度很快,质量很高。
  杰亚拉姆表示,随着中国参与在非经济活动的加速发展,到2025年中国企业的营收总额有望从如今的1800亿美元增长到4400亿美元,中国企业的投资领域也将拓展到技术、房地产、农业、金融服务、运输物流等行业。
  杰亚拉姆称,为了充分释放中非伙伴关系的潜力,我们为中非双方的政府部门及私营企业提出了十项建议,其中两项重点建议是:非洲政府应当制定清晰的对华合作战略,并将其与国家发展规划明确挂钩。此外,非洲各国还应提升本国政府机构的能力,以支持战略的成功落地。
  对中国政府而言,应向私营企业开放融资渠道,并提供指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营商行为,以加快中国对非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